回首頁

今日頭條:

黃呂錦茹歷經48小時無保請回            邱議瑩打羅智強耳光 賠20萬            藍邀白26日上凱道            雙北推動本土語言沉浸式教學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新北印度文化推廣 夢想社區登場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新北桐花祭邁入第28年 傳承客家精神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新莊2公園翻新 攀爬遊樂設施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環境部首場碳費座談 雲林登場

刊登日期:2024-10-30
【記者李順文雲林報導】台灣明年起開始徵收碳費,第一階段徵收排放量達2.5萬噸的排碳大戶,雲林縣就有6家。環境部29日到雲林科技工業區與廠商座談,環境部次長施文真表示,第一階段的廠商如同「坐頭等艙」,搭配很多過渡轉型配套措施,鼓勵低於門檻的業者申請自動減碳、取得碳權未雨綢繆。

環境部21日公告「碳費徵收費率」,一般費率是每公噸300元,第一階段徵收對象為年排放量達2.5萬噸的製造業及電力業者,全台有512家,雲林有巧新科技、古河銅箔、艾杰旭等6家。

環境部巡迴各縣市舉辦「碳定價及淨零政策推動座談會」,全台第一站、29日於雲林科技工業區舉行,聽取企業界關切的問題。

雲林科技工業區廠商協進會理事長陳麒升表示,中華民國碳排量占全世界0.6%,碳費制度實施後可能有6成的人會感到不舒服。明年實施第一階段,將是「春江水暖鴨先知」,商人對數字很敏感,環境部的自主減量計畫應該要更有細節。

前理事長蘇振毅則說,雲科工業區2019年就開始做節能減碳措施(ESCO),共44個工廠加入。環境部若能讓ESCO與「志願減碳」結合,可更快達到2030年能源配比目標。另外,國土計畫也要有配套措施,例如水稻、竹林應計算自然碳匯,以轉換成碳權進入碳交易市場。

鍛造輪圈大廠巧新科技公司表示,該公司產品外銷歐洲,已提前面臨碳費問題,未來勢必要更新設備因應,希望政府掌握世界各國訊息,及早提醒廠商因應。

環境部次長施文真強調,碳費徵收是以減量為出發點,第一階段的廠商如同「坐頭等艙」,搭配很多過渡轉型配套措施,減碳是先做先贏。

上一頁